千岛湖鱼头头胖,眼睛清亮,颜色更黑,鱼唇宽厚且短。鱼肉白净、不泛红,用手戳会回弹。鱼肚饱满呈现白色,与背部有较清晰分界。普通的包头鱼,身体臃肿、鱼肚泛黄、鱼嘴也较长。
通常我们说的千岛湖鱼头,一般指的就是鳙鱼头,也就是包头鱼头。杭州本帮菜“浓汤鱼头”,以往大多用的是其他品种的鳙鱼鱼头。包头鱼鱼头大、肉厚,是比较适合拿来滚汤的,这样既可以喝汤,又可以吃肉。
菜市场里其他品种的包头鱼头,价格基本在20块钱一斤,换做千岛湖鱼头,一斤就要将近40块,相当于翻了一番。那么,来自千岛湖的鱼头究竟好在哪?
一是水温。千岛湖位于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主流上,是中国北亚热带地区的大型深水水体,常年水温偏低。在冷水中生长的包头鱼,生长速度很慢,“包头鱼一般两年就可以达到8-9斤,但在千岛湖可能需要五年。”山外山副总经理王国庆说。生长速度慢,生长周期就长,所以千岛湖包头鱼的肉质比起一般鱼类要紧实得多,口感也更好。
二是水质。千岛湖是饮用水的水源地,保护做得向来到位,这点就无需多说了。
三是吃的东西。包头鱼以吸食水面上的小水藻和小浮游物为主,而在千岛湖,每年暑期发大水,将岛上马尾松的松花粉带到水里,包头鱼才能饱餐一顿。所以千岛湖鱼的鱼肉白净,几乎没什么泥腥味。